国际动态
1、七国集团外长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4日,七国集团外长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英国外交部表示,4日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与俄罗斯的关系、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叙利亚战争等。按计划,七国集团外长会将持续两天。本次外长会议被视为是将于6月在英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的预热。分析人士认为,美欧双方希望以此为契机,弥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留下的分歧与裂痕,重塑七国集团影响力。
2、美联储显示鸽派倾向 押注欧元再度崛起的浪潮出现
在鲍威尔给对于美联储准备缩减其积极经济支持措施的押注泼了冷水之后,欧元多头本周集体出动。他说,不断攀升的美国通胀不会持续下去,也不能为利率进一步上升提供依据。这就缩小了投资者的美国-欧洲期望收益差,从而减少了美元再度崛起的机会,并支持声称欧元4月份的涨势还将继续下去的外汇策略师。
3、美国3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44亿美元
美国3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4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进口增长6.3%,达到创纪录的2745亿美元,出口增长6.6%,达到2000亿美元。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消费者滞留在国内,旺盛的需求导致进口额大幅提升。其中,3月份货物出口(1424亿美元)为2018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货物进口(2330亿美元)创纪录新高。
4、美国财政部季度再融资规模保持在纪录高位
美国财政部将计划进行的季度长期国债标售规模保持在纪录高位,以向政府连续不断的经济刺激支出提供资金。这是一年多以来季度再融资规模首次没有提高,表明融资需求已经达到顶峰。财政部强调,当前暂免债务上限的措施将于7月末到期,如果届时国会不能再次暂免或者提高联邦债务上限,将可能带来挑战。
5、疫情推升负债水平 拉美债务风险加大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冲击,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9年的68.9%升至2020年的79.3%,成为负债率最高的发展中地区。
6、巴西央行上调基准利率
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从2.75%上调至3.50%,符合市场预期。巴西央行:预计下次会议上将再次进行同样规模的政策调整,较高的财政风险继续造成通胀风险平衡的向上不对称。
7、德国疫情趋于缓和 多州将给已具备免疫力者优待
截至5月1日,德国疾控机构公布的“平均每十万人七日累计新增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数”已连续多日下降,显示疫情趋缓。截至当天,德国全国16个联邦州中的15个已经宣布,将对已接种两剂疫苗和已感染新冠病毒并痊愈者提供优待,这部分人群今后将在防疫措施实施期间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8、印度疫情全面雪崩 多个国家和地区收紧印度入境限制
根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5月1日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01993例,这是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40万例,也再次刷新全球单日单个国家新增病例数的纪录。梳理发现,已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孟加拉国等7地不同程度的采取了收紧印度入境限制的措施。
9、巴西今年4月实现外贸顺差103.49亿美元
巴西经济部当地时间3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巴西外贸实现顺差103.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9%,创下该国自1989年开始该项统计以来单月最高纪录。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巴西外贸顺差实现较大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需求回暖,巴西农产品和铁矿石出口量大增且价格上涨。此外,美元升值也有利于巴西产品的出口。
10、受需求拖累,印尼经济复苏艰难
印尼第一季度经济萎缩幅度超过预期,因为作为东南亚最快推出疫苗的国家之一,印尼的国内需求仍不足以复苏;印尼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下降0.74%,低于经济学家调查的预估中值-0.65%;尽管如此,与2020年第四季度2.19%的萎缩相比,还是有所改善。
11、印度第三波疫情暴发不可避免
印度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维杰·拉科万当地时间5月5日在印度卫生部举行的新冠疫情例行会上表示,鉴于当前印度新冠病毒传播水平较高,第三波疫情的暴发是不可避免的。拉科万强调,政府应该为新一轮的疫情暴发做好准备。当前印度正在经历第二波疫情。根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5月5日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38万例,单日新增已经连续14天保持在30万例以上。
12、4月美国ISM服务业指数意外从新高回落
市场重点关注的物价支付指数从74升至76.8,创2008年7月以来的近13年最高。分析称,商业活动指数环比下滑,叠加物价支付指数环比上涨,代表美国的滞胀风险突出。公司开始将更高的投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只是时间问题。
13、4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环比提高
调查显示,4月份欧佩克的原油产量提高,因为伊朗供应提高,超过了其他成员国减产的幅度。欧佩克共有13个成员国。由于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因此不受欧佩克联盟减产协议的约束。调查显示,4月份欧佩克的原油产量估计为2517万桶/日,比3月份提高10万桶/日。自2020年6月份以来,除了2月份产量下滑之外,其他月份的产量均环比增长。
14、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需求量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大幅增加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在5日发布的一份世界能源展望特别报告中表示,随着各国逐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清洁能源技术所必需的关键矿产需求量在未来几十年中将大幅增加。各国应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潜在的关键矿产安全风险。
15、巴菲特:美经济刺激政策长期后果难料
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1日表示,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相关政策长期后果难料。巴菲特当天在洛杉矶出席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举行的在线年度股东大会。他表示,美联储采取的货币政策和美国国会通过的财政刺激措施在支撑经济和维持低利率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措施的长期后果难以预料。
16、耶伦:刺激计划将带来“巨大回报” 通胀不足惧
美国财长耶伦表示,美国人可以期待从拜登总额达4.1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中获得“巨大回报”,并称通胀不是问题,有足够工具应对。她说:“我们的财政状况良好。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而且未来很可能还会保持这种状态。我认为我们应该为这些历史性的投资买单。这将带来巨大的回报。”
17、美股涨跌不一 道指创历史新高
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道指创盘中与收盘历史新高。企业财报与经济数据强劲。美国财长耶伦澄清称并未预测或推荐美联储加息。4月ADP就业人数创2020年9月以来新高。道指涨97.31点,或0.29%,报34230.34点;纳指跌51.08点,或0.37%,报13582.42点;标普500指数涨2.93点,或0.07%,报4167.59点。周三午后道指最高上涨至34325.08点,创盘中历史最高纪录。
18、周三美油收跌 盘中突破66美元
周三原油期货价格收盘涨跌不一。美国WTI原油小幅收跌,但作为全球原油价格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小幅收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6美分,跌幅近0.1%,收于每桶65.63美元,盘中一度突破66美元,最高为66.76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7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高8美分,涨幅0.1%,收于每桶68.96美元,盘中最高为69.95美元。
19、黄金期货周三收高0.5%
黄金期货价格周三收高。美国财政耶伦澄清关于加息的言论,令昨日受到打压的贵金属价格反弹。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8.30美元,涨幅0.5%,收于每盎司1784.30美元。白银期货价格下跌4美分,跌幅0.1%,收于每盎司26.52美元。
20、两大黄金消费国需求持续飙升
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与第二黄金消费国。2021年第一季度,两国的黄金需求都实现了回升。第一季度中国黄金需求上升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黄金消费同比增长93.9%。与此同时,印度3月份官方黄金进口量达到了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1、美国去年新生儿数量连续第六年下滑
美国持续多年新生儿数量下降的情况在去年进一步恶化,去年新生儿数量从2019年下降了4%,创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0年降生的新生儿初步统计为360万人,连续第六年下降。跌势可能在2021年持续,由于数据延迟9个月,届时将可充分反映新冠疫情的影响。
22、芯片持续短缺致欧美日车企停工潮扩大
由于芯片短缺状况持续,宝马、戴姆勒、本田等主要车企日前相继宣布最新停工计划。企业预计芯片短缺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生产和业绩将承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在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中预测,芯片短缺将持续到明年,原因是芯片供应持续紧张,而汽车等需求却日益旺盛。恩智浦半导体则预计今年全年汽车芯片供应都将非常紧张,并提醒汽车业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
23、全球第四大车企预计二季度芯片短缺进一步恶化
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的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周三警告称,全球半导体短缺局面在第二季度将进一步恶化,到下半年才会出现一些改善迹象。由于芯片短缺,该公司一季度被迫将原计划的产量削减了19万辆,即11%。
24、中国一季度对日本出口电动汽车激增逾8倍 大部分是国产特斯拉
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显示,中国对日本的纯电动汽车出口正迅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出口量为879辆,较去年同期的96辆增长逾八倍,其中大部分是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乘用车。这使一季度中国对日本的电动汽车出口额增长48倍,达到约29.49亿日元,超过了过去四年总额。
25、全球股市及部分指数变化
名称 最新值 涨跌额 涨跌幅
道琼斯 34230.43 +97.31 +0.29%
纳斯达克 13582.42 -51.08 -0.37%
英国富时100指数 7039.30 +116.13 +1.68%
德国DAX30指数 15170.78 +314.30 +2.12%
法国CAC40指数 6